Banner
把台灣烏龍茶衝上天價的飛剪船 (戴忠仁的食食在在專欄)
2020-09-16

今天下午,我收到三張照片,是有關一個進口的老紅茶罐.紅色罐身正面有CLIPPER TEA的字樣.對於這個品牌和台灣的進口商我不熟悉,但是對於罐上的帆船圖案,CLIPPER這個字就讓我想起很多茶的老故事了.

英國海洋畫家Barry Mason繪製 圖:長榮博物館

Clipper是指一種飛剪式帆船,它創造了第一個台灣經濟奇蹟.

圖:戴忠仁攝於台灣大學方寸藏香展覽

1869年蘇伊士運河開通,西方和亞洲的航運有了捷徑.開啟台灣烏龍茶外銷的英國人約翰杜德和他的幫辦李春生雇用兩艘大型飛剪式帆船(Clipper),從台灣運送2131擔(約129千公斤)烏龍茶至美國紐約,因為茶葉新鮮,茶香清新迷人,使台灣烏龍茶價格從原先每擔15元飛漲至30!

台灣烏龍茶(Formosa Oolong tea)一舉成為紐約最高級的消費飲品.約翰杜德也成了「台灣烏龍茶之父」.

飛剪式快船的原型是巴爾的摩快船,在美國獨立戰爭期間用於打破大英帝國的海上封鎖,運輸美國革命所需要的物資,巴爾的摩快船很小,很少超過200噸排水量。1795年至1815年之間,巴爾的摩快船的數量猛增。

1833年,美國建造了494噸的Ann McKim1843年從中國廣州裝載了茶葉,穿越太平洋返回美國西海岸僅用時92天,是第一艘茶葉快船. 1845年建造的彩虹號(Rainbow)被稱為歷史上第一艘真正的飛剪式快船。這是一種三桅帆船,他的航速較傳統帆船更快,用於長距離運輸具有較高利潤的貨物。當時喝茶講究的是新鮮,所以時間就是金錢.為了提高航速,它在水線以下的橫截面呈“V”形,尖銳的船身設計可以劈開海浪,細長的船體,較高的長寬比設計減少了航行阻力,同時高達20層樓的桅杆用於裝載大型的風帆提供充沛動力。飛剪船的船桅高聳,可張掛將近四十張帆布,因此航速極快。

以往載運茶葉的船隻在泰晤士河和廣州之間來來回回。新採下的茶葉要在海上漂浮9個月——有時要整整1年才能出現在拍賣行。

飛剪式快船達到每天行駛150~250英里的速度,這意味著巨大的利潤。

19世紀中葉,英國人建造一艘茶葉快船花費12000英鎊~15000英鎊,而從中國運送一次茶葉就能帶回價值3000英鎊的貨物!

為了錢,英國人發明了大茶競速賽(Great Tea Race),這是一個非官方的競賽,看看哪艘船能乘著季風最先將當年產的新茶從中國運到英國。

1866912日的倫敦每日電訊報,發表了一篇「1866年的大茶競速賽」的文章,有4艘快船:Fiery Cross(血十字),Ariel(羚羊),Taeping(太平)和Serica

這個比賽跨越14000英里,耗時3個多月,快船從中國出發,穿過印度尼西亞的巽他海峽(Sunda Strait)進入印度洋,然後繞過非洲南端的好望角(那時候沒有蘇伊士運河~不能走地中海航線抄近道)駛入大西洋.

從中國福州港出航99天之後,太平和羚羊號幾乎是同時抵達英國,Serica排在第三位,他們駛入泰晤士河河口,用拖船拖曳逆流而上,羚羊號的John Keay船長租不起最新的拖船,因此最終太平號以僅僅20分鐘的優勢獲得大茶競速賽1866年的冠軍。Serica落後一個半小時獲得了第三名。Fiery Cross,血十字號,28小時後抵達獲得了第四名.

太平號的船長麥金農和羚羊號的John Keay船長分享了獲勝的100英鎊獎金。

1869年,蘇伊士運河建成,蒸汽船逐漸取代了快船在茶葉貿易中的地位.

在台北的長榮海事博物館裡現在還展出數艘飛剪船模型,還有描繪1866年大茶競速賽的巨幅油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