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
夫妻臉怎來的? 新研究:擇偶時會挑臉部相似者 Do Couples Start Looking More Alike Over Time? New Study Finally Solves The Mystery
2020-10-14

1987年,美國密西根大學研究人員提出,夫妻相處久了會變得愈來愈像,因為多年來一起經歷同樣的事件,分享同樣的情緒,所以皺紋和表情會愈來愈相似。過去長期戀愛關係中的人們開始看起來越來越像彼此的觀念已經存在了數十年,這種說法來自於1987年的一項科學實驗。但是夫妻臉現象真是如以往的說法嗎?

史丹福大學研究團隊重新審視這個說法,發現夫妻並不會變得愈來愈像,反而是人們擇偶時就會挑選臉部特徵相似者,就跟尋找個性和價值觀相似的人一樣。

兩所大學有不同結論.密西根大學團隊在1987年蒐集多對結婚25年的夫妻照片,比對之後得出結論:夫妻住在一起25年後,的確變得更相似。

不過,史丹福大學團隊蒐集517對夫妻的臉部照片,每一對蒐集兩張,一張是結婚之初拍的,另一張是2069年後拍的,他們發現,「夫妻的臉部在結婚之初就很相似,但不會隨著時間趨於一致」。

對於夫妻臉的現象,已故的社會心理學家羅伯特·扎約恩克(Robert Zajonc)領導的作者提出,“配偶在外表上的融合”可以歸因於這樣的事實,即終生的戀人與彼此之間,他們最終無意識地模仿了彼此的表情,這及時改變了他們的臉部表情。

研究人員建議: “血管情感情感理論的含義是,習慣性使用面部肌肉組織可能會永久性地影響面部的身體特徵。”

“這意味著兩個人由於反复的移情模仿而生活了更長的時間,其面部特徵在身體上會變得相似。”

時至今日,有人斷言所假設的現像已被“科學證明”。但是有嗎?

根據斯坦福大學研究人員的一項新分析,不,事實並非如此。

“仔細研究文獻可以發現,儘管外觀上的假說的融合是當前心理學的宗旨之一,並且已通過教科書,書籍和地標性論文得到了廣泛傳播,但實際上並沒有任何經驗支持。”這是電氣工程博士生Pin Pin Tea-makorn領導的一項新研究在論文中的解釋。

研究指出“ 1987年的實驗儘管經過了精心設計,卻是基於12個已婚異性戀夫婦的極小樣本。此外,其發現從未得到重複。”

為了重新研究所謂的面部收斂的優點,Tea-makorn和她的研究夥伴計算心理學家Michal Kosinski1987年的實驗進行了重新設計,但發現潛在樣本量卻大得多,更不用說21世紀的技術功能了。

雖然1987年的研究僅檢查了12對夫婦的首次結婚和25年後的照片,但這項新研究收集了的517對已婚夫婦的圖像,將他們結婚後不久與2069歲之間拍攝的圖像進行了比較後來。(所有夫婦都是白人和異性戀者,研究人員說他們無法獲得足夠的同性戀和非白人夫婦的圖像以進行有意義的分析。

此外,Tea-makornKosinski不僅招聘153位人員目測做出比較,而且運用還有一種稱為VGGFace2的面部識別算法,這種演算能力比人類目測識別強得多。

但是,研究人員沒有發現任何跡象表明,隨著時間的流逝,夫妻會開始看起來彼此更加相似,研究人員自己承認甚至他們對結果也感到驚訝。

根據人類法官和眾人皆知的VGGFace2提供的相似性排名,配偶的面孔並沒有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更加相似,結果確實證實人們似乎確實選擇了看起來與他們相似的長期伴侶。

這組研究者認為: “與先前的研究一致,我們發現了同性戀或配偶具有相似面孔傾向的證據。”

“配偶的臉是相似的,但不會隨時間收斂。這使面部外觀與其他特徵(例如興趣,個性,智力,態度,價值觀和幸福感)保持一致,這些特徵顯示出初始的相似性,但不會隨時間收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