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富豪斥巨資從蘇富比購回佛陀的珠寶 Buddha’s Priceless Jewels Return to India in Sotheby’s Sale to Wealthy Patron
蘇富比在香港拍賣佛陀的珠寶被印度抗議而中止
印度富豪Pirojsha Godrej從蘇富比買回佛陀珠寶
一批與佛陀舍利相關的珍貴珠寶在海外流傳了一個多世紀後,終於回歸印度。這批名為「歷史佛陀的皮普拉瓦寶石」(Piprahwa Gems of the Historical Buddha)的珍寶包含數百顆具有重要歷史和文化價值的寶石。這批珍寶原定於今年五月在香港蘇富比拍賣行進行拍賣,但由於印度政府強烈反對並威脅採取法律行動,促使其介入,拍賣被迫中止。
7 月 30 日星期三,印度實業家、消費品巨頭 孟買的Godrej Industries Group 的執行副主席 Pirojsha Godrej宣布已直接從蘇富比拍賣行購買了這些寶石, 期待127 年後,寶石終於歸還印度。戈德雷吉家族是印度最富有的家族之一,《富比士》估計其 2023 年的淨資產將達到 167 億美元(258 億澳元)。
Godrej Industries Group 執行副主席 Pirojsha Godrej 表示:“我們非常榮幸能夠為這一歷史性時刻做出貢獻。Piprahwa 寶石不僅僅是文物,更是和平、同情和人類共同遺產的永恆象徵。我們與印度政府的合作體現了我們致力於為子孫後代保護文化遺產的堅定承諾。”
圖:youngbuddhistassociation/Instagram
皮普拉瓦寶石於1898年英國統治時期出土,約有1800顆寶石,被認為是現代考古學上最非凡的發現之一。這項發現由英國工程師威廉·克拉克斯頓·佩佩(William Claxton Peppé)發現,當時他在自己位於現今印度北方邦的莊園裡挖掘了一座佛塔。
這批寶石的年代可追溯到公元前 240-200 年左右,與據信是佛陀火化遺骸的物品一起下葬。佛陀被認為死於公元前 440 年左右。在現場發現的一個刻有銘文的甕支持了這個鑑定,考古學家由此得出結論,發現的骨頭碎片可能屬於佛陀本人。蘇富比後來將這批藏品描述為「現代最令人驚嘆的考古發現之一」。藏品包含 300 多顆寶石,包括紫水晶、黃玉和珍珠,可以追溯到阿育王時期的孔雀王朝,大約公元前 240-200 年。收藏中包括各種珍貴寶石,包括藍寶石、紅寶石、紫水晶、石榴石、珍珠,以及薄金片,有的被打造成吊墜和裝飾品,有的則保持原始狀態。
發現之後,佩佩將大部分藏品移交給英國當局,後者將這些藏品分發給印度次大陸各地的各個機構。大部分珠寶收藏於加爾各答的印度博物館。然而,這些舍利被贈予暹羅國王拉瑪五世(今泰國),隨後又被分發到泰國、斯里蘭卡和緬甸等國的佛教聖地,至今仍受到人們的尊崇。
大部分珠寶收藏在加爾各答的印度博物館。 Wirestock Creators/Shutterstock
佩佩獲準保留最初發現的約20%的寶石,約350顆寶石在他的家族中流傳了數代。這些傳家之寶最終由他的後代繼承,其中三位後代後來將這些藏品委託蘇富比拍賣。這些寶石估價1億港幣(約970萬歐元),引起了廣泛關注。蘇富比最終促成了印度企業集團戈德雷吉工業集團(Godrej Industries Group)的私洽銷售,讓這些珠寶永久回歸印度。目前,這些藏品即將公開展出。 蘇富比拍在聲明中表示。「蘇富比很高興促成皮普拉瓦寶石回歸印度」。印度政府稱這是“公私合作”,這引發了專家的道德質疑。
北方邦皮普拉瓦-甘瓦里亞遺址群發掘現場Kalagon/Wiki Commons
公元前 3 世紀在皮普拉瓦發現的遺物棺材照片:Getty Images。
皮普拉瓦村位於北方邦錫達爾特納加爾區錫達爾特納加爾市附近,以其重要的考古遺址而聞名。考古發掘表明,這裡可能是佛陀部分骨灰的埋葬地,這些骨灰由釋迦族保管。遺址內有一座大型佛塔、幾座寺廟的遺址,以及一座展示考古發現的博物館。
在毗鄰的甘瓦里亞(Ganwaria)土丘上,也發現了古代居住的建築群和神殿。一些學者認為,皮普拉瓦-甘瓦里亞地區合起來的地區對應著迦毘羅衛城(Kapilavastu),迦毘羅衛城是釋迦王國的首都,佛陀悉達多·喬達摩(Siddhartha Gautama)在此度過了他人生的前29年。
倫敦大學亞非學院東南亞藝術史系主任阿什利·湯普森對這些寶石歸還印度表示歡迎,但對這一過程提出了質疑。他說:「這樣的交易與蘇富比和佩佩家族最初設想的交易有何不同?」
不過,她也期待看到印度政府如何與亞洲其他佛教團體合作保護這些舍利。她說:“這為開發共享遺產的公平保管新模式打開了一扇窗口,這種新模式將超越國界以及經常引發衝突的相關所有權模式。”
目前的訊息是,戈德雷吉工業公司已同意在所有寶石抵達印度後展出三個月。部分寶石將借給國家博物館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