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大美人魚因為胸部大被認為是色情象徵要拆除 Controversy in Denmark as ‘Big Mermaid’ Deemed Indecent for Large Breasts
丹麥根本哈根有個小美人魚雕塑,被視為丹麥國寶。而丹麥還有一座大美人魚雕塑最近被要求搬走,因為眾人認為她是情色象徵。
彼得貝克 (Peter Bech )製作的《大美人魚》(Den Store Havfrue ) 是一座花崗岩雕塑,丹麥宮殿和文化遺產機構最近要求將其從德拉厄堡(丹麥) 移除,理由是它與該遺址的歷史價值不符。
德拉厄爾的駐地藝術家彼得貝克(Peter Bech)為自己位於哥本哈根長堤尼街(Langelinie)的餐廳創作了這尊美人魚雕塑。 2006年至2018年間,這尊雕塑被放置在著名的小美人魚雕塑附近(此前,由於居民抱怨它是虛假且粗俗的美人魚,雕塑也被移除)。之後,這尊四公尺高的雕塑(在北京雕刻,由藝術家親自設計)經場地租戶同意後,被移至德拉厄爾堡。無論如何,這件作品持續引發褒貶不一的評價,直到最近文化遺產管理局介入。
為了避免最終永久拆除,貝克提議將其捐贈給市政當局,但氣候、規劃和企業委員會根據市政當局的建議,拒絕了該提議。事實上,市政當局認為「美人魚雕塑很難融入其中,因為它與德拉厄的歷史無關,因此可以被視為對德拉厄老城區或港口等歷史沒有貢獻的元素,」。
然而,這場爭議已經超越了行政辯論的範疇。丹麥雜誌《政治報》(Politiken)的藝術評論家馬蒂亞斯·克里格( Mathias Kryger)認為,「大美人魚」根本不應該被安置在這座城市。在接受TV2電視台《科斯莫波爾》(Kosmopol)採訪時,克里格認為這件作品過於醜陋和色情,並指出機構在決定哪些作品應該佔據公共空間方面負有責任。 「那些決定哪些雕像應該裝飾公共空間的人肩負著巨大的責任。
記者索琳·戈特弗雷森(Sorine Gotfredsen)在《柏林時報》( Berlingske )的版面上,將這座雕像稱為“一個男人對女性形象的熾熱幻想”,並認為此類作品不利於女性自身對女性身體的廣泛接受。 「尤其令人欣慰的是,人們對目前矗立在德拉格爾的美人魚雕像感到不滿,」戈特弗雷森寫道。 《衛報》也在一篇專題文章中引用了他的觀點。
《柏林時報》編輯阿米娜塔·科爾·瑟蘭 (Aminata Corr Thrane)認為,這場爭論已經超越了美學範疇,甚至進入了身體羞辱的範疇。 《衛報》寫道,科爾瑟蘭批評了人們對女性胸部學院式形狀和比例的痴迷,並說,貝克的美人魚雕像大多被指責胸部較大。 「裸體女性的胸部是否應該保持特定的學院式形狀和尺寸才能在公眾面前露面?」他在接受英國報紙採訪的聲明中問道。他又說:「另一方面,她的胸部確實較大,問題就在這裡。」或許,這兩座雕像——大美人魚和小美人魚——代表了女性的兩面,以及真實女性永恆的鋼絲繩。女人是什麼樣的?或許還能知道什麼是錯的女人。
哥本哈根的小美人魚。圖片來源:avda-berlin
另一個需要考慮的因素是關於《美人魚》討論的背景。事實上,這場爭論正值丹麥公共場所的女性雕像數量仍然嚴重不足的歷史時期。根據丹麥宮殿和文化遺產局2024年發布的聲明,在受訪的321座雕像中,只有31座以女性形像出現。
「數字幾乎說明了一切:哥本哈根321座雕像和半身像中只有31座描繪女性,而神話生物雕像的數量比女性雕像還多,」文化部長雅各布·恩格爾-施密特寫道。 「這簡直是瘋了。這真的是下一代成長的形象嗎?尤其是考慮到有多少重要的社會成就歸功於女性。我們都需要榜樣來敬仰,並讓我們了解我們共同的過去。作為一名部長,我想用我的聲音來表達對丹麥歷史上眾多女性的敬意和認可 因此,我想成立一個委員會,確定哪些女性應該被雕刻雕像以示敬意。
收集的數據來自《日德蘭郵報》在2023年夏季進行的一項調查,該調查是一系列關於該國雕塑現狀的文章的一部分。無論如何,儘管德拉格爾拒絕了《美人魚》的展出,但它或許真的能找到一個遠離堡壘、遠離批評的新地點。古爾堡松德市(位於塞蘭迪亞地區)副市長勒內·克里斯滕森告訴《日德蘭郵報》 ,該市願意接受這件作品,這表明他們願意為即使是有爭議的藝術形式留下空間。
克里斯滕森表示: 「德拉厄爾市政府決定拆除的雕塑《美人魚》是一件美麗的藝術作品,正是因為它引發了爭議。提供了一個思考的機會,古爾堡松德市可以作為《美人魚》永久的家。
義大利的美人魚雕塑也起爭議
這並非人們第一次因為被視為色情、虛假或粗俗的美人魚而引發公眾爭論:義大利早在 2023 年就已先例,引發了類似的關注和爭議。兩年前,在巴里省的莫諾波利,一座名為「Il mare」(大海)的雕塑被放置在麗塔·列維·蒙塔爾奇尼廣場,該雕塑由路易吉·魯索高中的學生創作,描繪了一位身材豐滿的美人魚。這件作品位於兒童遊樂區旁邊,一些觀察者和社交媒體用戶認為它過於大膽,甚至令人作嘔,網上也湧現出大量批評,當地報紙《莫諾波利時報》的 Facebook 頁面上也聚集了眾多評論。有爭議的藝術品線上藝術課程
女演員蒂齊亞娜·斯基亞瓦雷利在她的Facebook主頁上寫道。 「它有兩個矽膠乳房,需要向外科醫生匯報,最重要的是,它有一個美人魚從未見過的大屁股。至少我認識的美人魚是這樣的……附言:我不怪這件作品的作者,也不知道莫諾波利
然而,學院的校長阿道夫·馬西亞諾(Adolfo Marciano)卻為學生們辯護。他告訴泰勒巴里,這座雕像“可以解讀為對美麗女性的致敬,即使她們身材豐滿”,後來又補充道:“廣告中宣傳的完美女性形像已經夠多了。” 普利亞大區議員斯特凡諾·拉卡特納(Stefano Lacatena)也公開支持這項兩年前的意大利作品。他在自己的Facebook主頁上寫道。 「這根本是無事生非」「我參與過普利亞大區許多地方的城市爭議,但這大概是我第一次介入一件尚未落成的藝術作品的爭議!在我的莫諾波利,圍繞著由國際戰略研究所路易吉·魯索學生設計和創作的美人魚雕像所發生的事情令人難以置信。
因此,彼得貝克的以及義大利的案例,可以顯示公共藝術一個關鍵問題依然存在:誰有權決定什麼是藝術,什麼是體面,以及什麼能夠在公共空間中代表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