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推薦
中研院調查:民眾體感物價偏高 六成認為半年後房價照漲 Price Pain Persists: 60% of Taiwanese See Home Prices Climbing Despite Inflation Woes
2025-07-04
中研院調查:管制助房市降溫消費者仍預期房價看漲| 產經| 中央社CNA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最新公布之「台灣消費者預期與政策反應調查」顯示,民眾認為房價是短跌長漲格局。近六成(約60%)民眾預期半年後房價將上升,雖多數人估計漲幅會控制在小於5%,平均預期為2.7%長期來看(3年後),約71%消費者認為房價仍會上漲,平均期望漲幅約為4.8%,略低於過去房價指數增幅
雖然央行2024年9月開始的第7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已使今年上半年房市呈現「量縮、價跌」趨勢,但中長期房價預期仍未改變,顯示心理預期依舊強烈。有60.8%民眾預期一年後生活成本(經常性開銷)會上升,平均預期漲幅為11.6%
近9成(89%)預期一年後CPI仍會上升,中位數預期為2.5%,遠高於官方的約2%預測,形成所謂的「體感物價偏高」現象。交通與能源支出預期為上升幅度最大(約15%),食物開銷也預期上漲:約13.7%
央行的信用管制短期有助於降溫房市,但民眾中長期「房價上漲」的心態仍深植。「體感物價」普遍高於官方統計,民眾對生活成本與通膨的擔憂並未緩解。
根據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針對2025年4月1日至22日所做的「台灣消費者預期與政策反應調查」(樣本加權涵蓋年齡、性別及地區),可進一步從年齡層、城市差異與政策反應來分析其細節:
高齡族(65歲以上):高齡家庭整體CPI構成中,居住與醫療保健類權重較高,過去六年更連續高於平均家庭,顯示物價上漲對老年人的衝擊更明顯 
年輕/中壯族(如30–45歲),這年齡層承擔高房租壓力,為「最慘」族群之一,明顯感受到租金與生活成本的重負 。雖該調查對居住地區進行加權,但公開報告並未披露各城市或縣市的具體差異。
然而,高齡家庭與一般家庭的CPI權重差異顯示,若以都會區居住者為主,高齡族的居住成本比重可能更高 。
過去三年僅有約17.1%的租客申請過租金補貼。未申請者中,有35.3%是不符合資格,另有26.9%擔心申請後房東可能調漲租金 
房東調租情況:
約24.3%房東在三年內實際調漲過租金,平均年增2.02%,未來1–2年約30%房東計畫再調漲,平均預期幅度為2.32%,顯示租金通膨壓力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