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与展览
拍卖史上最好的唐代 汉白玉牛即将在台北拍卖
2025-04-05
 
唐代 汉白玉卧牛
长 18 宽 11 高 13 公分
L18 W 11 H 13 cm
起拍价 
NTD:1,200,000
RMB:270,880
 
 
 
沐春堂拍品唐代 汉白玉卧牛
 
这件即将於四月二十日台北沐春堂拍卖。这是拍卖纪录中最优美的唐代汉白玉卧牛。
 
中国水牛,唐代或更早,石雕,73 x 23 公分。照片:Cheffins
Roger Moss的传收藏的中国水牛,唐代,石雕,73 x 23 公分。照片:Cheffins拍卖
 
2020年, 英国剑桥的Cheffins 拍卖行推出已故人类学家罗杰莫斯Roger Moss的传奇收藏,其中有一件中国唐代水牛石雕被列为拍卖亮点,因为牛或水牛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文化和神话中的重要人物,是十二生肖之一,也是农业社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唐代牛的石雕雕塑极其少见。从图片资料,就很容易看出,沐春堂拍品的品相超出罗杰莫斯的藏品甚多。
罗杰·莫斯 OBE。照片:由厨师 Rupert 和 Bore Wong 提供
 
罗杰·莫斯 照片: Rupert 和 Bore Wong 提供
 
沐春堂拍品以整块汉白玉圆雕而成,质地细腻如凝脂,晶莹剔透,堪称美玉之作。其卧於长方石台上,身体矫健,身型肥美,造型生动传神:牛眼炯炯有神,双唇闭合,双角短小,颈部皱褶自然流畅,腹部圆润,背脊呈优雅的S形曲线,尾巴卷曲贴於身侧。牛体重心设计偏右,背脊呈S曲线,曲膝似欲蹬足而起,形象更为生动。整体雕刻精致,构图稳健,成功捕捉了牛静卧时的力量与安详之美。
 
 
沐春堂拍品
 
春秋时代的思想家老子,姓李名耳,唐朝的建国者李渊也姓李,於是,唐朝君主自称是老子的後裔,使得统治神圣化,也就是说,道教成了李家老祖宗的宗教,李家得天下,道教也因而发达。
隋朝末年,「楼观台」的道士歧晖,不仅倾粮草支持李渊起兵灭隋,还事先制造出「杨氏将灭,李氏将兴」的预言,其中的「杨氏」,就是指隋炀帝杨广,而「李氏」则是指未来的唐朝开国皇帝李渊;除此之外,还有很多道士,都大胆的预言,李渊应受天命,坐上皇帝龙椅,所以,李渊自建唐以来,不仅让歧晖当上了「紫金光禄大夫」,对道教更是推崇备至。唐朝君主尊称老子为始祖,并且立祠祭祀,又对老子追封帝号,唐太宗在老子的家乡建了「太上老君庙」;唐高宗则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确认老子是李唐宗世的祖先,同时还规定百官都要学习《道德经》,《道德经》并且列入到全国科举考试的范围。道教经由太宗和高宗的提倡,俨然已经成为唐朝的国教。
 
 
 
沐春堂拍品
 
牛在唐代除了被赋予勤劳与力量的意涵,常用以表达丰收与繁荣的期望。在道教风水中,牛被认为是能带来吉祥的灵兽,其特定的摆放位置旨在增益地气,促进稳定与昌盛。此外,牛亦在佛教文化中象徵和平与稳定,这类雕像通常置於寺庙或地宫,作为护法神物,以祈求庇佑。
美国已故大收藏家史蒂芬琼肯三世 (Stephen Junkunc III,卒於 1978 年) 曾收藏一件罕见的唐代三彩釉陶斑牛像。与前朝相比,唐代陶俑中的家畜俑数量减少,转而塑造马、骆驼等「高贵」的野兽。威廉?华生 (William Watson) 在 《唐辽陶瓷》( 伦敦,1984 年, 第 17 页。 )一书中所写,只有牛科动物的成员才能获得相同的雕塑精致。这也说明沐春堂这件拍品的珍贵性,同时从牛造型粗犷而富有表现力,厚重而优美的轮廓传达出一种自然感和力量感,都在在显示,当时所雇用的雕刻工匠非一般等级也极为用心创作。

美国克里夫兰藏品 唐代 铜鎏金牛

值得注意的一件文物是美国克里夫兰博物馆的典藏品,唐代铜鎏金牛,这件器物尺寸不大,造型神韵和沐春堂拍品接近。这铜牛是英国着名骨董商J. E. Eskenaz在1985年卖给克里夫兰博物馆的。在现存唐代动物雕塑中,牛是最少的,而沐春堂这件博物馆级的汉白玉牛可望这次拍卖会有不错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