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賣與展覽
張大千罕見康熙螺紋紙上名作將在帝圖拍賣(By S.T.)
2023-09-16
 
▲LOT 3073 張大千《霍山瑞靄》,作於1952年,鏡框 設色 康熙螺紋紙,65x28公分,預估價新台幣1,600萬至2,400萬。出版:
1.《張大千先生畫集》,臺北中華書局,1958 年,圖版14。
2.《張大千畫》,臺北雅蘊堂,郭威編,1970 年,圖版35。
3.《張大千繪畫藝術之研究》,臺灣國立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巴東,
1987 年5 月,圖版106,P.150
4.《從古典到現代 張大千的藝術1950-1983》,羲之堂文化出版,
馮幼衡,2019 年9 月,P.123。
5.「無象之象―張大千精品展」,香港蘇富比出版,2019 年,圖版
28,P.68。
展覽:
「無象之象―張大千精品展」,香港蘇富比主辦,臺北羲之堂協辦。
展期:2019/10/12―2019/11/9。
 
日本東京喜屋繪畫材料店是一間歷史悠久名氣很大的日本畫材料店,張大千以前作畫用的重彩顏料及絹本都在這裡採購,台灣一位當代傑出女性畫家林淑女在1980年代,曾經專程到喜屋請教老闆娘松下老太太,是否還有張大千用的鳥之子紙?老太太拿出紙質細潤密實,但薄到可透光的鳥之子紙說,「大千就用這種紙,但很貴,沒人買。」,那時的價位是一張日幣一萬元。而台北帝圖拍賣即將進行的夏拍有一張大千作品,採用的更是稀有的康熙螺紋紙!
LOT 3073 張大千《霍山瑞靄》,作於1952年,鏡框 設色 康熙螺紋紙,65x28公分,預估價新台幣1,600萬至2,400萬元。此幅張大千仿董元筆意青綠山水繪於1952 年冬,大千此時已移居阿根廷的曼多灑將近一年。為恭祝老友臺靜農(1902-1990) 之母樊老夫人壽誕而有此作。張大千與臺靜農相交甚早,1936年春,大千受徐悲鴻(1895-1953) 之邀,執教南京中央大學藝術系,每週往返於南京及蘇州網師園家中。他在南京勾留時,便借居於與他情同手足的張目寒家中,也因此結識了臺靜農。因臺静農與張目寒係同鄉同學,1920 年代初,兩人在北京求學時,是魯迅的學生。在魯迅影響下,臺静農曾與同仁成立「未名社」,提倡新文學。離開學校後,臺靜農進入教育界,張目寒則側身政壇,在監察院服務。北大畢業後,來臺任教於臺大中文系,直後成為卓然有成的書法家,被大千譽為「習倪元璐(1593-1644) 三百年第一人」;而張目寒則身在官場卻始終未能忘情於金石書畫,由於張目寒的關係,大千與臺靜農相識,彼此間情誼維持了大半生。此畫中的霍山指的是位於安徽安慶的潛山山脈,又名霍山、皖山。主峰天柱山如一柱擎天而得名,由於氣勢雄偉,漢武封之為「南岳」。臺靜農是安徽霍丘人,霍山不但是他故鄉的古地名,也是其家鄉的山水。明代文人畫家沈周(1427-1509) 曾作《廬山高圖(見圖一)為其師陳寬祝壽,取其高山仰止之意。陳寬祖籍江西,沈周以陳寬故鄉山水為他慶賀70歲壽誕,更見學生對老師的仰慕之情。此處大千沿用沈周此意,以臺家鄉霍山景致為長輩臺老夫人慶壽,是以在畫中自稱「恭壽臺老伯母樊老夫人愚姪張爰」,與沈周「門生沈周敬為醒庵有道先生壽」有異曲同工之意。
 
畫中並不凸顯天柱山一峰聳立之景,而是以連綿的霍山山脈為主題,畫面上前景有群樹圍抱,山由左下角向右上方綿延不已,右下方的樹叢與遠景的山麓都沈浸於一片雲霧之中。使人想起唐代大詩人李白歌詠天柱山的詩句:「奇峰出奇雲, 秀木含秀氣。清晏皖公山,巉絕稱人意。」大千在前景中強調群樹各具姿態,並特別以石綠為葉片染色,以及將遠峰近樹皆瀰漫在雲海中,呼應著李白對此山「奇雲秀木」的描繪。至於畫面使用的技巧,大千在題款中自言仿董源筆意,而畫中大部分山形與皴法也呼應大千在1940年代末期的習慣,那時他頻頻以董源平行的披麻皴與山勢建構山水。但此幅他似乎在前景山脈的皴法中,又混和了王蒙比較顫抖悸動的筆意,後景的主山上則用的是折帶皴的筆法,以幾何形狀處理岩石的塊面,或因天柱山係由花崗岩組成的危崖奇峰,所以大千選擇了早年習自漸江的方折筆法,恰如其分地表達出其剛硬之層岩肌理。其實此畫與沈周的《廬山高圖》構圖上有共通處,即他們都是主山雄偉、林木繁茂、瀑布流瀉、煙嵐浮動,尤其中景斜走而上的山崗崖壁更是相似,只是方向相反。由於都祝壽畫,所以兩畫的主峰都顯得崇高厚重。對沈周而言,他寓意著對老師寬大樸實人格的景仰,對大千而言, 則是對臺老夫人無限的禮讚與祝福,中間包含著對臺靜農的敬重與友情,尤其大千還特選康熙羅紋紙精心繪製,更見其用心。
 
1946 年張大千即購藏南唐北苑副使董源精品《江堤晚景》圖軸(圖二),大千極為喜愛這位南宗之祖,用心臨習,爾後之作均已融入董源筆意,本件畫作大千特意選用康熙羅紋紙因其細密,簾紋細狹且薄,製作精工,透光即顯現細小羅紋,纖維勻淨,展開此畫已為紙質寶光所吸引;觀賞此件青綠霍山圖,發現前景與董源《江堤晚景》之構圖均有一古松橫斜,引導觀畫者與大千神游霍山,此作並於1958年10月著錄於《張大千先生畫集》中第14 頁,足見大千對此畫作甚是滿意,臺公亦極為寶愛,自題簽鈐印,寶藏至今,今日有幸得見仍有氣象萬千,高山仰止之感動。望諸方家用心賞觀。本件康熙羅紋紙仿董元筆意青綠山水圖,蘊含著大千與臺公二家交游的情誼,亦是大風堂創作史上的名作之一,並經多次權威出版著錄,次查有關張大千繪與臺家作品,如1976 年為臺靜農所繪之《灧澦歸舟圖》卷(圖三),取元朝舊紙,雖僅二尺更甚珍貴,當時即於2005年香港蘇富比秋季拍賣會拍出港幣258.4萬元,以近20 年前之物價指數當屬天價成交拍品之列,現今觀本件以康熙羅紋紙所繪董元筆意青綠山水同為珍稀精品者。
 
  
▲左至右依序為圖一、圖二、圖三
 
另推出精彩之作LOT 3074 臺靜農《隸書五言聯》,1980年,立軸 水墨 紙本,134x34.5公分x2,預估價新台幣60萬至120萬元。臺静農此聯,隸書十字,波磔點畫,恣肆縱放,神采飛揚,氣象萬千。融會漢隸菁華而成一家書格,有《史晨碑》之端莊圓熟,然去其方整平正,體勢更形舒展;融《石門頌》之雄強渾樸,然結字更為險峻、筆劃更粗豪。行筆時微帶顫動,緩緩澀進,自然而不矯飾,充分揮了毫端的律動。形貌或不姣妍,而具古媚之姿,反覆咀嚼,愈覺深味。而隸中帶行的筆趣,如閒雲孤鶴般飄然不為俗塵所羈絆。學之者無其生拙古樸之筆,欠乏胸中萬卷學養,卻一味矯揉造作,自是索然無味。此幅書於庚申年(1980),臺静農79 歲。筆意老拙,已入化境。聯語出於晚明詩人吳偉業(1609-1672) 五律《題心上人方庵》。詩云:「頂相安禪穩,圓塵覆缽銷。誰知眠丈室,不肯效團焦。石鼎支茶灶,匡床掛廮瓢。一枝方竹杖,夜雨話參寥。」以及 LOT 3075 臺靜農《隸書五言聯》,立軸 水墨 紙本,134.5x34公分x2,預估價新台幣60萬至120萬元。此幅漢隸對聯,由張佛千撰句,佛千先生以唐代張九齡的《望月懷遠》中詩句為上聯,全文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下聯則集唐代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詩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強調是友情的聯絡緊密,跨越了距離,本聯文句意味深長。本件臺公係書贈日本僑領李海天,佛千、臺公及李海天三人均是摩耶精舍主人好友,李海天亦是大千先生生前最後傳世巨蹟,廬山圖的委託人。李海天僑居日本,於日本經營飯店,且喜愛書畫故多委請大千先生繪製書畫,張大千每遊日本必獲其熱情招待,兩人友誼深厚,海天堂藏品豐富且多精品,故多為海內外收藏界所關注。本件臺靜農漢隸書聯經多次著錄出版,當是龍坡丈室銘心佳作。
 
 
▲LOT 3074 臺靜農《隸書五言聯》,1980年,立軸 水墨 紙本,134x34.5公分x2,預估價新台幣60萬至120萬。出版:
1.《靜農書藝集》,( 台北) 華正書局,1993 年3 月,P11。
2.《遷想妙得─近現代中國書畫擷萃》,臺北羲之堂,2014 年12 月初版,P. 332-333。
著錄:
《臺靜農先生學術藝文編年考釋》,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2009 年9 月,P.705。
 
▲LOT 3075 臺靜農《隸書五言聯》,立軸 水墨 紙本,134.5x34公分x2,預估價新台幣60萬至120萬。
 
「曠代草聖于右任書法專題─日本重要藏家舊藏 (Lot.3049-3054)」
本次夏拍組成「曠代草聖于右任書法專題」重要專題,2021年帝圖藝術拍賣會接受了日本重要藏家的委託,將其畢生珍藏的曠代草聖于右任書法作品,送回台北與藏家同好交流,接續以往對公司的信任,今年(2023)繼續交由帝圖來辦理日本回流「曠代草聖」精品專拍。本期拍品創作時間跨度極大,包含大陸時期的魏碑體對聯、四聯屏等及渡海來台後的標準草書四聯屏書作,精品繼出涵蓋其書法成就最為巔峰的兩大風格⸺碑體與草體。碑體作品中隨處可見魏碑楷體的影響,結體往往呈現頭大身小的外型,點畫線條不落入碑體書法講求刀刻或漫漶趣味之俗套,反而以自然生動的筆法取代,書寫出醇厚遒勁的圓潤線條,賦予生硬碑體嶄新的生命力。當他全力投入標準草書的整理與書寫後,碑體中重要的結構部分被削弱,線條躍昇為表現核心,點畫之際,呈現出意想不到的的質感層次與豐富變化,這些都需要觀者仔細地品賞與感受,才能體會到其書法的美妙與超凡成就。帝圖持續將于右任精品書作屢創天價成交的佳績,此次委託的六件精品傑作,期盼諸藏家均能各得所愛,奉為家藏至寶。
 
專題當中焦點拍品為LOT 3049 于右任《草書陋室銘四屏》,立軸 水墨 紙本,172x33.5公分x4,上款人:君武先生,預估價新台幣120萬至200萬元。狄膺(1896-1964),字君武,號雁月,江蘇太倉人,中華民國政治人物。1920年留學法國為「勤工儉學」一份子,是吳稚暉門生。1923 年,入中國國民黨。抗戰勝利後,當選為制憲國民大會代表。1948年,當選為立法院立法委員,並於隔年(1949)來臺。1958年,狄膺倡議在臺恢復「粥會」,並擔任第一任會長。狄膺在臺全無近親,不是文友就是粥友。1962年秋,狄氏養病於臺北外雙溪,仍作聯句自遣:「沉吟一個字,揚眉好幾天」,出語天成,右老聞之大樂並曾以擘窠大字書贈,前後寫了5遍方才滿意;足證兩人情誼深厚。
 
 
▲LOT 3049 于右任《草書陋室銘四屏》,立軸 水墨 紙本,172x33.5公分x4,預估價新台幣120萬至200萬。
 
另一亮點作品則關注LOT 3054 于右任《集宋黃庭堅詩碑體五言聯》,立軸 水墨 紙本,140.5x38公分x2,上款人:師子先生,預估價新台幣80萬至150萬元。本件書贈海上畫家王師子碑體大對聯,右老係集宋黃庭堅《次韻師厚病間十首》詩詞,文曰:開田種白玉,飽牛事耕犁。 雨露非無澤,得秋常苦遲。 猛虎擅文章,斑斑被諸兒。 長松抱勁節,惟有歲寒知。下聯係集《次韻高子勉十首 》鑿開混沌竅,窺見伏羲心。有物先天地,含生盡陸沈。伐山成大廈,鼓橐鑄祥金。三尺無弦木,期君發至音。最為難得者此聯鈐蓋吳昌碩為右老所製「啼血乾坤一杜鵑」閒章,此印未有機會隨右老渡海來台,故今能於帝圖拍賣會首次相見,實屬可貴也。亦是珍藏右老書法作品的亮點藏品,敬請諸藏家多予觀注。 
 
 
▲LOT 3054 于右任《集宋黃庭堅詩碑體五言聯》,立軸 水墨 紙本,140.5x38公分x2,預估價新台幣80萬至150萬。
 
本次十周年慶典夏季拍賣會另帶來眾多精彩拍品,包含LOT 3040 黃賓虹《雁宕山游圖》,1931年,立軸 設色 紙本,100x34.5公分,預估價新台幣120萬至180萬元。查黃賓虹年譜紀有1931年5月,曾遊雁蕩,在靈岩觀音洞寺院住了三天,每天夜深人靜時,他帶著筆墨紙硯外出看夜山,畫夜山。他面山而坐,觀察良久,然後在紙上落墨,有時甚至不用筆,而以手蘸墨,在紙上摩挲著畫。此畫即是雁宕山游後之力作,作品與年表兩相印證,此畫近處坡石岸邊有房舍人家,依山傍溪,遠處雜木滴翠峰巒曲折回抱,山上綴著幾家農戶,似乎聽得見蟬鳴犬吠的聲音。不徐不疾,信手拈來。淡淡的花青赭石,點染山陰陽向背和天邊遠山。山水以線條焦墨渴筆,其筆墨融自然山水奇偉壯麗於筆端,獨樹一幟,多用中鋒枯筆集墨,蹊徑別開,有墨淡而韻味,筆簡意足之妙。得之于心,應之於手,筆法之高,出神入化,美不勝收。以及LOT 3041 李可染《布袋和尚》,1985年,立軸 設色 紙本,89x51公分,預估價新台幣150萬至300萬元。李可染常以布袋和尚為題作畫,因從小就在寺廟中接觸到布袋和尚的故事和對聯,布袋和尚亦是中國傳統藝術中常見的人物形象,也是民間信仰的象徵。這位傳五代時期的僧人,被認為是彌勒佛的化身,以大肚能容,歡天喜地而聞名。可染先生以流暢自如的筆墨勾勒出布袋和尚的形象和神態,濃重老練的書法用筆寫出和尚身上的袈裟,大筆揮灑,率性而富於變化,緊緊抓住人物的心理特徵,著意刻畫人物的面部表情,寫意傳神,以精準的用筆勾寫出和尚放達的笑臉,布袋和尚仰天大笑,坦胸露肚,任性天真,無拘無束,右手挑起一個碩大的布袋,但他似乎並沒有被布袋所拖累,仍表現出輕鬆豁達的神態。使其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可染先生以「行也布袋,坐也布袋,放下布袋,何等自在」作為款識,表達了他對布袋和尚生活態度的讚賞和理解。在他晚年更能體會到其中的哲理和意境。另有LOT 3042 齊白石《白猿獻壽圖》,鏡框 設色 紙本,105x36公分,預估價新台幣400萬至600萬元。齊白石所繪白猿獻壽圖為諸多藏家所熱愛,此類畫題歷史寓意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白猿傳說有關。白猿是一種通靈成精、善於攀登和嗜好釀酒的異獸,被認為是長壽的象徵。白猿也與九天玄女、孫臏、孫悟空等神話人物有所聯繫,並在許多古典小說和戲曲中出現。白石老人畫中白猿用右手捧大壽桃悄悄傳向身後,而白猿的左臂,伏膝而垂,狀甚自在毫無偷桃之疑。此用古神話,西王母種桃,三千年一結子,東方朔曾三次偷食,乃被謫降人間的典故。白猿將仙桃從懷中到身後的移位,與傳說中的偷桃獻壽,豐富了畫作的戲劇色彩。畫面的上方白石老人繪以碩果纍纍的仙桃樹,「白猿獻桃」的主題昭然而知。白石老人畫面的色彩以紅、黃、白等暖色調為主,表現出喜慶和祥和的氣氛。畫作反映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對長壽的崇敬和祝願,以及對白猿這種神祕動物的想像和敬畏。畫作寓意著長壽無疆,福祿雙全的美意,白石老人復題篆書「大壽」二字於其上及押角印「人長壽」均是給予藏畫者最大的祝願,更是白石老人書畫印俱全的藝術精品。
  
 
▲LOT 3040 黃賓虹《雁宕山游圖》,1931年,立軸 設色 紙本,100x34.5公分,預估價新台幣120萬至180萬元(左);LOT 3041 李可染《布袋和尚》,1985年,立軸 設色 紙本,89x51公分,預估價新台幣150萬至300萬元(中);LOT 3042 齊白石《白猿獻壽圖》,鏡框 設色 紙本,105x36公分,預估價新台幣400萬至600萬元(右)。
 
渡海三家專區 (Lot. 3091-3122)
帝圖藝術持續推行渡海三家精采之作,此次渡海三家專區 (Lot. 3091-3122)當中首先聚焦關注LOT 3091 張大千、溥心畬《芍藥蜨蝶圖》,鏡框 設色 紙本,68x34公分,預估價新台幣250萬至400萬元。此件作品上款人:力耕仁兄即為臺灣資深藝文記者張力耕先生。張氏畢業於中央政治學校新聞系,二戰期間擔任戰地記者,赴臺後任職於《中央日報》,曾經專訪周作人、傅斯年等人,受到傅先生賞識。與張大千、溥心畬、黃君璧亦為好友,曾主理《大華晚報》副刊及《電視周刊》編務,爾後移居美國。本件芍藥構圖成一個圓心,正如一對戀人低頭顧盼之姿,大千畫來用筆迅急自然颯爽,花葉枝條均是精準描寫,毫無滯澀,花心及葉均以淡墨畫成,花苞以濃重胭紅提神,形成畫中焦點。復經溥儒補上蜨蝶,亦是以淡墨染出蝶翅,再以其游絲書抅出觸鬚與觸隻,這隻將落於花上的蝶馬上活化了這件作品,益顯生機勃勃。且兩位大師的合作更增此畫的珍藏價值。另有LOT 3092 張大千《山芋圖》,1982年,鏡框 設色 紙本,69x39公分,預估價新台幣200萬至300萬元。此《山芋圖》繪於1982 年底,畫中三球嫩芽初露的山芋,生機勃勃的散落在畫幅右側,左側另一球卻已長出三支紅莖與猶帶嫩紅的綠葉,春意洋溢,畫面充滿了活力與生趣,水墨暈染之芋頭惟妙惟肖,甚令人喜愛。大千雖是擬金冬心(1687-1764) 詩意,但已然成為自已獨特的「山芋」表現(附:金冬心畫),落款題寫字體蒼勁有力,當是摩耶精舍時期賞心逸作。
 
 
▲LOT 3091 張大千、溥心畬《芍藥蜨蝶圖》,鏡框 設色 紙本,68x34公分,預估價新台幣250萬至400萬(左);LOT 3092 張大千《山芋圖》,1982年,鏡框 設色 紙本,69x39公分,預估價新台幣200萬至300萬(右)。
 
本專題張大千精彩之作亦包含LOT 3093 張大千《暗香圖》,1970年,鏡框 設色 畫仙板,44x58.5公分,預估價新台幣200萬至300萬元。上款人:維揚仁兄。此件美國回流大千荷花作品,係大千先生旅美期間的創作,大千以濃墨描繪出主體荷葉,似乎保護著池中的兩朵一開一合的白蓮,畫面中、西融合,寫生與抽象併存於畫中,這是受國外抽象藝術的影響,畫面下方以大量水墨烘染以純美清雅勝出,大有繁華落盡、洗盡鉛華之感。以及LOT 3094 張大千《荷塘儷人圖》,1979年,鏡框 設色 紙本,34x67.5公分,預估價新台幣150萬至250萬元。張大千可謂是中國史上畫荷大家之一,筆下的荷花雅俗共賞,嬌豔而不俗,本次徵集的荷花作品為遷居台北摩耶精舍時期的創作,荷花出汙泥而不染,千年來人們一直尊荷,張大千更愛荷,於摩耶精舍中養荷畫荷,故他筆下的荷已建立了他個人的符號,此畫大千以花青加墨烘染出大片荷葉,將荷花安排於畫面正中之荷葉間,並以濃重之烟紅點染花頭,使得畫幅活潑且生氣勃發,復題大千畫荷的經典詩句:「兩村姊妹一般嬌,同住青溪隔小橋。相約采蓮期早至,來遲罰取盪蘭橈」,復再題贈向榮、啟文夫婦寶藏至今,此畫令人觀之生愛,當是大千荷中逸品也。
 
 
▲LOT 3093 張大千《暗香圖》,1970年,鏡框 設色 畫仙板,44x58.5公分,預估價新台幣200萬至300萬(左);LOT 3094 張大千《荷塘儷人圖》,1979年,鏡框 設色 紙本,34x67.5公分,預估價新台幣150萬至250萬(右)。
 
本次渡海三家專題另帶來溥心畬精彩拍品,亮點拍品如LOT 3099 溥心畬《工筆洛神圖》,鏡框 設色 絹本,100x43公分,預估價新台幣200萬至300萬元。此圖為溥氏工筆寫絹本洛神圖,雖未紀年款但應於渡海來台之作,畫中洛神手執孔雀紈扇,姿容秀麗雍容典雅,衣紋線條剛勁、飄灑,時出方折之筆,筆致細膩,設色濃麗而脫俗,精心之處是上衣繡花紋樣均描繪於衣襟之上,更顯洛神高貴雍容形貌。畫幅上方由溥氏以行書自作洛神詩句,兼參照《洛神賦》內容。此題材前於中國眼鏡公司曾藏委請公司以高價拍出,今復見「洛神」當證此件洛神稿本是溥氏極受歡迎的仕女畫題也,請諸藏家把握這次入藏洛神的佳機,多多競投。重要拍品另有LOT 3101 溥心畬《龍蟠幽谷圖》,鏡框 水墨 紙本,26x88公分,預估價新台幣120萬至200萬元。出版:《溥心畬書畫集(上)》,故宮博物院紫禁城出版社,1997 年,P.220。此《龍蟠幽谷圖》描繪了一個幽靜的山谷景色,畫中有一千年古松,如一蜿蜒巨龍環繞在山壁上,形成一個強烈震憾的視覺焦點。它以古松虬壯和曲折之姿,與周圍的削壁相生相融形成了張力和動感,孤高的山嶺萬物生長困難,僅有松能耐此艱困的境地,又以莊子《人間世》寓言中,「商丘大木」的故事為典,說明「不材無用,是以為大用」的體認,也象徵了溥心畬對萬物生命和創造力的讚美。畫幅以北宗斧劈皴行筆,當是溥氏渡海於蓬島憶寫西山戒台寺古松之佳作也。
 
 
▲LOT 3099 溥心畬《工筆洛神圖》,鏡框 設色 絹本,100x43公分,預估價新台幣200萬至300萬(左);LOT 3101 溥心畬《龍蟠幽谷圖》,鏡框 水墨 紙本,26x88公分,預估價新台幣120萬至200萬(右)。
 
【帝圖藝術2023夏季拍賣會】

拍賣時間 / 地點

2023 / 9 / 24 (日)

11:00-12:30 【古董珍玩】

12:30-14:00 【現代與當代藝術】

14:00 【近現代及古代書畫】  

預展時間 / 地點

2023 / 9 / 23 (六) 10:00-18:00

2023 / 9 / 24 (日) 10:00-11:00  

國泰金融會議廳(台北市信義區松仁路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