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推荐
避暑山庄:清帝国多元统治的缩影
2022-10-04
避暑山庄:清帝国多元统治的缩影
2022-09-24
2023-02-05
国立故宫博物院 北部院区 第一展览区
103,104
展览概述
避暑山庄,又称热河行宫、滦阳行宫,始建於康熙四十二年(1703)。它不仅是清代皇家园林中占地最广,更是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皇家行宫。山庄的兴建,顾名思义,是皇帝每年前往的一处避暑胜地,但它本身的意义绝不仅限於此。由於山庄所在的热河地区,大部分为蒙古游牧之地,属於大清帝国面向北亚前沿之地。每年约自五月至九月间,皇帝驻跸山庄避暑,秋猎行围,并接见蒙藏活佛与王公贵族,外国使节也因皇帝驻跸之处前赴山庄觐见,帝国许多关键决策都是在皇帝驻跸山庄时下旨施行。避暑山庄在帝国上的地位,毫无疑问,已然成为紫禁城之外,帝国的第二政治中心。
随着山庄地位日益重要,大清皇帝历经数代用心经营,其所在行政区域的扩大、沿途行宫的修建、山庄景观布局的规划、门楼亭阁建筑的设计,以至围场设官管理等方面,莫不反映出大清帝国统治上满蒙汉政制、内地与边陲文化、藏传佛教与中原信仰宗教等各方面多元、多样的特色。因此,本展览将以六个单元-「治园如治国:微宇宙的大清帝国」、「统治者身分的多样性」、「多元宗教政策」、「地方政制的多元特色」、「语言文字的多样」及「政治与礼仪」,精选院藏代表书画器物文物及相关档案文献,透过图文介绍,逐一呈现清代避暑山庄的特殊意义。
「一座山庄志,半部清代史」。盛清之世,当皇帝一行跨越长城,塞北各地蒙古王公相继派员路上迎驾,长队列阵,彼此互动问候,当年的战争烽火,早已烟硝云散。大清皇帝对山庄的经营,积极拉拢蒙藏各方领袖,带动热河地区的繁荣,呈现万邦来朝,帝国内多元文化揉合的特色。